《讀書筆記》踏實感的練習

書名:踏實感的練習

作者:布萊德.史托伯格

20221227日第一版第一次印行

本書閱讀時覺得文字淺顯易懂,很容易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,也認同希望自己朝向踏實的人生邁進,不過,在實踐上卻相當不容易,雖然每個原則後面都有相對應的練習,但了解踏實原則是一回事,真正落實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,並且養成一種習慣,則是另外一回事。就像書中所寫的:如果我看不到成果,是否還能堅持下去,實踐這樣的價值觀呢?

大綱

  • 六大踏實成功原則的簡介
  • 踏實的第一項原則:是接納
  • 踏實的第二項原則:是臨在
  • 踏實的第三項原則:是耐心
  • 踏實的第四項原則:是脆弱
  • 踏實的第五項原則:是建立深度社會連結
  • 踏實的第六項原則:是運動
  • 放下結果,專注過程

現代人無法感到滿足,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。諷刺的是,從傳統標準來看,許多深受這些問題困擾的人,不僅很有生產力,而且是很成功的人。以傳統標準來說堪稱成功,但總覺得自己不夠好。

做個踏實的人,你的抱負不但不會消失,反而變得更穩固。你的努力不再無效窮忙,而是變得更專注、更持久、更能從中獲得滿足。你的關注焦點將不再侷限於達成眼前的目標,而是更專注於落實核心價值、追尋內心真正渴望的東西,已能讓自己感到自豪的方式,展現真實自我。

做個踏實的人,不需要往前看,也不需要往後看。你只需要專注投入在此時此刻,就能為自己帶來真正的力量,讓你經歷的成功更為強大,也更為持久。唯有踏實,才能為你帶來真正突飛猛進,創造真正恆久的成功。

發明「抵達謬誤」一詞的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塔爾,班夏哈曾談到許多人無法長久快樂幸福的關鍵:「我們活在一種錯覺之中,應該說是虛假的希望,以為一旦成功之後,自己就會快樂。」但是等到我們終於成功,終於抵達目的地,也許會感到短暫的幸福,卻不會得到持久的幸福;更何況人生中難免有失敗的時候,難免有感到挫折的時候。當這種外在尋求幸福,卻又找不到持久性福的惡性循環一再重複,我們總有一天會失去希望。

六大踏實成功原則的簡介

  • 接納現在的你,才能達到你想要的目標。要認清、接納現在的你,當作努力的起點。先不要去想你想成為地人,也不要去想自己或其他人認為你該有的樣子,而是現在的你。
  • 要臨在,才能重新掌握你的注意力與精力。身心都要專注在眼前的事情。多花點時間,全心經營當下的生活,而不是滿腦子只想過去與未來。
  • 有耐心,就會更快到達目標。要讓事情有充足的時間與空間發展。不要為了逃離生活,刻意以極快速度行動。不要期待馬上會有成果,沒有看見成果就放棄。要從追尋者成為實踐者。
  • 擁抱自己的脆弱,才能發展真正的力量與自信。做人做事都要真誠。要消除你在職場的自我、在網路的自我,以及真實的自我之間的認知失調。你就能認識,也就能信任真正的自我,進而擁有自信,將精力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。
  • 建立深度社會連結,擁抱安全感與歸屬感。要重視的不只是生產力,人也很重要。你置身的環境,必須能給你是適度的支援,伴你度過人生的起伏,也給你支援他人的機會。
  • 運動你的身體,為你的大腦建立踏實的基礎。養成規律運動習慣,能夠幫助你的身心彼此融合。

 

踏實的第一原則:是接納

當事情發展不如預期時,我們往往不願接受現實,而是試圖施展某種魔法,說服自己現在的處境其實沒有那麼遭。學者將這種現象稱為「動機性推理」,也就是我們傾向於不願意認清真正的現實,而是去尋找證據來支持自己心中所認定的現實。有些人甚至會選擇一條更簡單的路,直接忽視自己所承受的壓力來源,盲目的遵從個人英雄主義和社會文化告訴我們的解決方案,例如:保持正向思考、試圖讓自己麻木、瘋狂購物,不斷發文。我們發狂似的強迫自己做些事情,來分散自己對問題的恐懼與注意力。我們從不願承認並面對問題的根源,卻奢望情況能夠好轉。這樣確實能夠減少短期痛苦,卻不是有效的長期解決方案。

無論我們面對的是不良習慣、一段關係當中的寂寞感、職場倦怠、緊張不安不身心狀況、瀕臨動亂的社會氛圍,即使真正需要處理的問題就在眼前,但我們已經養成一種逃避問題的行為模式。於是,我們從來都不曾感到完全踏實,因為我們並非生活在完整的現實。

無論大事小事,想要事情獲得進展,就必須把「接納現在的你」當成起點。請注意,你所要接納的不是「你希望成為的你」,不是「你認為你該成為的你」也不是「其他人認為你該成為的你」而是現在的你。

接納,是在復原之路上真正踏出的第一步。唯有承認自己不想承認的問題、接受不想接受的現實,才能真正開始改善自己的處境。當你把心力放在抗拒一個問題,就不可能同時去解決這個問題。歸根究柢,如果你連已經確實發生的問題都不願意承認,又怎麼有可能解決它?

重點並不是把期待放低,畢竟追求更高的目標,挑戰更高的可能性,是個人成長的關鍵。但有一點非常重要,那就是在努力的過程中,也必須專注當下、接納當下的現實。當你接納成功,也接納失敗,才能睿智的行動,實現你所渴望的改變。

接納並不是默許,也不是屈服,它並不是以接納作為逃避責任、不去努力的藉口。所謂接納,就是你接受自己現在在這裡,而你想去的地方在那裏,讓你可以邁開步伐,繼續踏實朝目標前進。這就是達成目標的關鍵所在。

你不可能永遠控制你的處境,但你能控制如何回應。長年的心理學研究發現,你越是刻意想擁有某種思想或感覺,就越無法擁有這種思想或感覺。你不能用意志力,硬是強迫自己進入某種心境,但你能控制自己的行為,也就是你的行動。無論你的感覺如何,只要你的行動符合你的價值觀,往往就能改善你的狀況。要選擇你的反應,而不是衝動反應,以及採取有效行動。首先要了解你的核心價值觀,也就是代表你最好的自我,或是你想成為人的基本原則。

所謂接納,就是與現實共處,無論是什麼樣的現實。與現實共處,就能減輕因為希望改變現實,改變不了又責怪自己所造成的痛苦,也能擺脫你的期待與經驗之間的差距。接納不是什麼都不做,而是冷靜思考眼前的情況,採能處理的高明。

 

踏實的第二原則:是臨在

許多人在個人英雄主義的驅使之下,以犧牲深度注意力為代價,一心只求以更快的速度完成更多的,結果卻是徒勞無功。大腦無法在同一時間進行兩種需要用上認知能力的活動。我們以為多工作業能讓生產力倍增,但其實只能完成大約一半的作業,而且還會降低作業品質與工作的愉快程度。

3C產品事讓我們經常處於分心狀態的元凶。值得注意的是,我們並不是只有在察看手機時才會分散注意力,而是因為我們經常查看手機,導致養成分心的習慣。這等於是訓練大腦經常處於高度警覺的狀態,總是想著別的地方發生什麼事,激發一種想不斷查看的衝動。紐約大學行為學家亞當,奧特《欲罷不能:科技如何讓我們上癮?》提到,許多人之所以無法放下手機及登出電子郵件,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認為不停收到通知,無論按讚、轉推、評論、電子郵件或簡訊,都在傳達「我們存在,而且我們很重要」的訊息,可以證明我們在這個世界佔有重要地位。

我們為了追求效能最佳化,為了追逐錯誤的目標,把這一生過得汲汲營營:我們忙得團團轉、不停接受資訊、鞏固自己在數位世界的地位。

我們明明什麼也沒做,至少沒做什麼真正有價值的事情。卻覺得自己完成好多事情,難怪不斷分心總會讓人覺得不滿足。艾德.巴提斯塔:我們常常思考可能獲得的價值,卻很少想到要付出的代價。我們必須牢記,每當我們對某樣東西說「要」的時候,就意味著對另一樣東西說「不」。巴提斯塔極力主張將環境刻意設計成能夠維持我們的注意力:「當外部環境安排妥當,內部大腦運作起來就會容易得多。」他還提倡並親身實踐的另一個概念,就是建立穩固的界線。當他遇到自己不感興趣或是會讓他覺得分心、忙不過來的人事物時,會馬上毫不猶豫地拒絕。

別管生產力了,該思考的是生產性活動。所謂的「生產性活動」是指一個人透過活動展現自己的力量。使得個人、個人的活動,以及個人活動的結果合而為一。佛洛姆說的生產性活動,與當代科學家所謂的心流、佛教所謂的涅槃、道家所謂的道,以及古希臘人所謂的美德極為相似。他相信,生產性活動不僅能創造最佳生產力,還能創造幸福人生。他認為生產性活動的品質會影響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情,而你現在做的事情會決定你日後成為怎樣的人。他所提出的生產性活動,是以他所謂的專注與最高關注為基礎,這也就是所謂的臨在。生產性活動的概念與現代的生產力觀念大不相同。現代生產力觀念忙亂而分散,佛洛姆的生產性活動則是經過慎思熟慮。生產性活動並不是被動依循忙碌的生活慣性,更不是盲目追求產出數量,而是審慎選擇要將注意力用在哪裡,以及如何使用。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,重要的事情不見得會得到我們關注,但凡是得到我們關注的事情,往往會變得重要。

臨在並不是自動養成的。你能明白一個概念,並不代表你就能身體力行。臨在就像是肌肉,是需要不斷鍛鍊而來的。意志力位好是出現在你想臨在之前,而不是在你想臨在時才出現。因為很多吃掉我們注意了的行動裝置,都是由技術高超的工程師和行為成癮專家所設計。

想要抵抗誘人的干擾超前部屬,需要以下兩個步驟:一、確認你需要進行深度專注的工作、專心玩耍與維繫社交的時間;二、預先消除可能干擾。

  1. 在你的行程表,訂出你必須保持絕對專注的時間,或是規劃固定專注的時間。關鍵是預先規劃在這段時間要做的事情,因為如果沒有刻意規劃,我們很容易會分心,無法保持專注。
  2. 預先安排存放數位裝置的地方,也要規劃好消除其他干擾。

也許你會想,臨在是件好事,那當然要多多益善,所以,何不一整天都努力讓自己避免分心呢?對大多數人來說,這是極為崇高的目標,只是太過不切實際。應要自己整天不分心,最後反而會容易屈服於各種新奇與分心的誘惑,結果更加責怪自己。你想查看電子郵件一萬次也沒關係,只要不再預定專注的時間作即可。如此一來,這個練習就不會經常失敗,而一再避開負面結果,而是逐步養成成功的模式,得到正面的結果。

所謂臨在,不只是當下做到踏實,不只是避免沒完沒了的干擾所驅使,也包括未來打下基礎。臨在能讓你主動掌握個人發展,而不是隨波逐流。臨在能引導你做有意義的生產性活動,而非不經思考、基於慣性的空忙。

 

踏實的第三項原則:是耐心

我們急著想要看到成果,想要感覺安心,希望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,想要盡快解決問題。這些問題都是個人英雄主義在作祟。在某些情況下,這些態度確實就像火箭燃料,能推動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向前衝刺。但在許多情況下,這種態度反而會降低生產力。

我所謂的耐心,並非是指永遠在等待,卻始終等不到結果,而是一種謹慎而穩定的堅持,只需要在短期間暫時放慢速度。卻反而能夠讓自己走得更快、更遠。這就是「促使事情發生」和「讓事情發生」的差異,也就是「自己跳下去干預」以及「退後一步」順及自然發生的差異所在。這兩種策略適合運用在不同的時機與場合,但大多數人卻在應當採用第二種策略時,不由自主的選擇第一種。

便利的科技本身沒有問題,但大多數人對於螢幕載入速度不夠快,就會感到難受。但如果我們對於人生其他方面,也期待以這種高校速度、不間斷刺激,來達到立即滿足,那就一定會出問題。

好的事物需要時間醞釀。無論在競技運動、商業、藝術創作、科學,以及人際關係等各種領域,具備耐心是一種優勢。

培養耐心就像擁有緩衝,能避免我們陷入無止盡的忙亂與憂慮循環。耐心能幫助我們抗拒誘惑,不會一再尋求新奇,也不會不斷改變路線。有了耐心,即使進展緩慢,我們也能做個可靠又體貼的人。耐心能幫助我們將眼光放遠,知道有時候任由事態自然發展是最好的策略。耐心甚至能讓我們在當下做出更迅速的行動。

抱持著個人英雄主義的心態,總是期待事情可以進展很快,但往往事與願違,而且事實上,我們不需要急於求成。在任何重要的事情上,若想做出有意義的改變,你必須付出夠持久的努力,才能突破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的障礙與瓶頸。看似停滯的階段,也許根本沒有停滯,只是你還沒看見自己努力的成果。

上述道理聽起來令人欣慰,但在真實人生中遭遇瓶頸期卻相當難熬,甚至還可能暴露出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動機。你做這件事,是不是因為你向來渴望能展現成果?如果看不見實質進展,你還能繼續堅持嗎?

你必須不斷敲打石頭,石頭才會真的裂開,請記住,這並不代表你先前敲打的都沒有用。成功是持續累積的結果,也許大突破就在眼前,只是你還沒看見罷了。

你的身體需要時間,才能吸收與適應精實的訓練。運動過後最快也要十天,才能看到運動成效。運動員往往會先退步後才會進步。對於職業運動員來說,需要鍛鍊一整年才能達到訓練目標的例子也不罕見。大多數人在職業生涯中會有一段連勝期,在這段期間的表現,會出現遠超過尋常的表現,連勝期會隨機且短暫的出現在職涯期間,而且與其生產力多寡無關。連勝期的出現都有一個共同點,那就是有先前的努力作為基礎。

人類具有行為科學家所謂的「作為偏誤」,誤以為作為比不作為理想。我們要是沒看見成果,就容易失去耐心,還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衝動,覺得自己該做點什麼,什麼都好,以便加快眼前進度。但事實上,最理想策略往往是繼續走在原本的道路上,視情況做出調整,順其自然。與其一種想著:「別只是站的,趕快行動」,有時候我們也應該試著考慮:「別只是行動,站著就好」。

放鬆往往伴隨著耐心而來,當你將注意力完全放在當下,就會進入放鬆狀態,任由事態自然發展,既不強求也不躁進;而興奮則剛好相反,它會縮小你的視野,讓你將注意力完全放在未來發生的事情。興奮的感覺確實很不錯,而且能為人生增添精彩,但如果執著追求這種感覺,可能會讓你錯過眼前的一切。若能讓自己放鬆,時間會變得緩慢,空間會變得遼闊。一行禪師寫到:我們必須懂得區別「快樂」與「興奮」。很多人把興奮當成快樂,他們期盼並追求能讓他們感到興奮的事物,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快樂。然而,當你興奮時,你的心就無法平靜,真正的快樂必須以平靜為基礎。

在此必須澄清:追求耐心與放鬆,不代表你永遠不該追求速度和興奮。重點是在追求速度和興奮的過程中,請記得停下來想想我們可能付出的代價,想想也許你再繼續敲幾下你的石頭,它就會承受不住而就此碎裂。

也許你從來不曾體會耐心與臨在帶來的感受。人們總想爭取更多時間,期待把事情做得更快,而不是把事情做得更好。但仔細想想,當你爭取到時間,卻只是繼續快速完成更多事,那又有什麼意義?

 

踏實的第四項原則:是脆弱

人們盡情的在網站和社交媒體上展現自己,彷彿自己的人生一切都很完美。瀏覽這些選擇性分享的結果,會導致很多人以為別人似乎都過著幸福夢幻的生活,只有自己陷在困境中。這種錯誤的概念導致人們感到困擾,始終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夠好,而這又會形成惡性循環,於是人們開始發表越來越多經過編輯與過濾的貼文,就連自己說跟自己有關的事,也是經過過濾和篩選的產物。目的是什麼?其實說穿了,就是為了要跟網路上的親朋好友互別苗頭。

脆弱的意思就是對自己坦誠,也對他人坦誠,甚至不惜正面迎戰自己的弱點與恐懼。接納自己所有的經驗並不容易,有時候甚至很恐怖。發現自己有瑕疵、很脆弱,心裡會很難受。你越是熟悉脆弱,越能接納你的脆弱,人生就會更美好,能增加自我價值感,建立親密關係,有助於個人創新,也能提升同理心。

該如何面對這樣的人生?一種最常見的防衛機制就是阻止自己在乎。與其付出所有,還不如輕鬆度日。封閉自己的心,將內心最深處與外在世界徹底阻隔。這樣一來,痛楚就不會如此深刻,但同時也沖淡生命中的喜悅,因而錯失許多豐富的經歷。想要擁有完整而充實的人生,我們需要脆弱。哲學家大衛,懷特寫到:脆弱並不一種弱點、一種短暫的微恙,也不是我們所能選擇不要的東西。脆弱是我們基本的自然狀態,一種一直都在、無法避免的暗流。逃避脆弱,就是逃避我們本性的本質。

無論有多難,只要停止奔忙,你就再也不會對自己的任何一部分感到陌生。你會開始了解你的全部。而了解自己的全部,就能信任自己的全部。信任自己的全部就能擁有真正的力量與信心。

有抗拒、壓抑、欺騙的地方,就有脆弱,你的地面就有未填滿的裂縫。我們所壓抑的東西往往會變得強大,那怕是一直隱藏在表面之下。但我們不可能永遠壓力這些真實存在的東西。它們中就會浮現,進而動搖我們的核心。

在自己與他人面前偽裝成有自信的樣子,鐵定會染上冒名頂替症候群,因為你內心深處很強處,你的強大是裝出來的。承認自己的侷限,不會太在意自己一定要成為最好的,或是一定要比別人強大,反而能增加自信。想擁有理智謙卑,必須積極了解自己的盲點,以及察覺到自己的弱點;就會獲得更好的自我覺察、洞察力,也更能接受新觀念。從謙卑的角度出發,就能得到更強大、更有彈性,也更完整的自我感知。

脆弱有助於成年後的我們與他人建立連結,它始終是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工具。當分享資訊的一方越是脆弱,聽取資訊的一方就越發覺此人很勇敢,也就是說,對於聽取資訊的人而言,脆弱顯然是一種正面的特質。

提醒自己每個人都在經歷難關。如果你覺得自己很孤單,提醒自己:你並不孤單。

分享脆弱,需要找到適當的時機與場合。當你第一次見到某人,或是新工作才開始不到一週,大概不是分享脆弱的理想時機。但沒找到合宜的時機,不帶屌應該表達自身脆弱時可以選擇逃避。人生太短暫,沒有時間浪費在假裝上。

 

 

踏實人生的第五項原則,是建立深度社會連結

孤獨是一種主觀的感受,相較於外向者,內向者可能不需要那麼多的社會互動也能維持愉悅心情。因此,卡喬波等心理學家為孤獨下一個廣義的定義:渴望擁有更多人際連結的狀態。在現代社會,人與人的數位廉潔程度堪稱是前所未有的高,但人們感到孤獨的比例卻直線攀升。

人類的確有和特定對象建立親密關係的需求,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歸屬於更廣泛的群體。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,我們必須成為某個群體的成員,才能繼續生存下去,也才有可能成長與茁壯。指望有個人可以滿足我們所有需求,不僅不切實際,也絕不明智。

個人英雄主義對於高產能、高表現、高效率的無止境追求,會讓原本用於建立親密關係的時間及過程被嚴重壓縮,逐漸喪失與傳統、行業以及親族之間的歸屬感。

知名記者巴斯提安,鍾格在《部落:關於回家與歸屬感》寫到:許多軍人在戰場上比在家裡快樂,這個現象從表面來看令人費解,但軍人在戰場上感受到歸屬感覺時遠遠高於在家中。人類不但不會介意苦難,反而能在苦難中成長。人類真正介意的,是感覺自己沒有存在的必要。而現代社會最拿手的本事,就是讓人覺得自己沒有存在的必要。

卡喬波的研究證實,與他人建立連結,不但會感到愉快,也能感到安全。同樣的道理,當人處在孤立時,不僅心情會低落,也會感到不安全。

已有證據證明:孤獨感會自行累積,社會連結感也一樣。當你認識更多人、與大家真誠往來,就能提升你的社交技能與信心,原本感到孤獨、總是擔心自身安危的你,就會轉而感覺自己是團體的一份子。隨著你的社會連結越多,就越覺得有安全感。

你往來的對象造就了你。每一個人都像是互相映照的鏡子,我們選擇往來的對象塑造了我們,而我們也會塑造自己往來的對象。這種互相影響的效應很重要,也很實用。因此我們最好和讓自己感到欽佩、希望效法的對象往來。真正會讓人們自願口耳相傳的並非是死板的技術,而是動機、情緒和價值。一旦知道情緒有多麼容易擴散,我們就有能力改變自己,進而改變周遭的人。

卡喬波認為對抗孤獨、建立深度連結的第一個原則,是尋求共同性。團體可以給你雙重幫助,不僅能夠避免你跌倒。若你不幸跌倒,還能幫助你再重新站起來。對於濫用藥物或成癮問題的人,參加支持團體特別有效。

一行禪師:「傳統認為,個人能做的有限,所以尋求群體的庇護,是很間時也很重要的修為沒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支持,我們無法走得太遠。」

 

 

踏實的第六項原則:是運動

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過程中,可能會感到有點不適,不過當處在這種時候,你的身體不僅會因而鍛鍊得更強壯,心靈也能得到學習與練習的機會。

一旦養成運動的習慣,你會開始發現,光是將每一次運動或執行每個步驟當成獨立的訓練,本身就是一種鍛鍊。一開始,你需要非常認真看待這件事並刻意執行,久而久之,就會習慣成自然。你越是能夠臨在,就越能享受每次的訓練,也會持續提升表現。有些人經常透過運動盡心流狀態。此時,你的身體會更敏銳,你的意識會更穩定,心流激發的種種變化,更能引導你的心智。但要達到這個境界,你必須捨棄數位裝置的干擾。刻意為自己安排一段不受干擾的運動時間。

運動也能培養我們的臨在能力,因為在運動的過程中,我們必須密切注意身體發出的訊號,去思考:我該加快還是放慢?我的疼痛純粹是因為運動過度,還是因為即將爆發的傷病?這些大大小小的思考與決策,我們都能在過程中得到非常具體的回饋,幫助我們隨時進行調整。只要持續努力,就會改善專注力,而專注的對象不只是你的身體,也包含人生的一切。訓練成功的關鍵並不在於計畫,而是在於是否按照計畫進行。也就是說,只要符合合理的訓練原則,不管運用什麼樣的訓練方法,都不如運動員保持耐心與恆心來得重要。

提升體能的關鍵,在於依循「漸進超負荷」的概念。意思是以特定的方式,訓練某個部位的肌肉或是身體某種功能,然後逐步增加訓練的強度與時間。

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,會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弱點,還能學會不要逃避自己的弱點。在艱難時期發展出的脆弱、坦率以及獨立,都會衍生出一種平靜且穩固的自信。

 

 

放下結果,專注過程

專注踏實有時不如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,甚至可以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。人們往往不自覺地依照過去的經驗或社會觀念行事,而不是依照本書所提出的原則行事。因此,想要持續實踐本書中的原則,更需要有意識的努力克服個人與文化上的慣性。

踏實感的練習必須持之以恆,才能獲得最大效益。一位不知名的日本禪師曾說:「所謂練習,就是我們不斷累積,然後累積起來的東西瓦解,我們又開始累積,接著又瓦解。事實就是這樣。」

練習就是刻意用心做一件事情,並期待能藉由這樣的過程持續成長。所以在過程中,你必須仔細留意所收到的回饋,包括自己內心所產生的內部回饋,以及你所信任的人所提供的外部回饋,並且適度作修正。

當我們把一件事情變成一個練習時,就會從「你現在正在做的一件事」,瞬間轉變為「你持續努力改變的一個過程」。

規律、持續不斷、有意識的練習,都是終其一生的重要功課……無論我們現在正在做些什麼,都會強化與所做為相關的身經迴路……我們現在做出怎樣的行動,未來就可能成為怎樣的人。這意味著,我們一直在練習某些東西。

成功改變的重點,並不在於「會不會失敗」,而在於「如何應對失敗」。一切順利的時候,任誰都可以充滿幹勁、努力不懈的堅持下去;但失敗之後還能重振旗鼓的人,卻是鳳毛麟角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