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讀書筆記》QBQ問題背後的問題

書名:QBQ問題背後的問題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.

作者:約翰·米勒

2004年1月1日初版一刷

2019年4月1日二版八刷

QBQ上班時很常聽到管理者將這三個字掛在嘴上,但從沒去了解它的意義。本書相當易讀,不過迴響很深層,尤其是最後作者當頭棒喝地提到我們都學太多東西,不如思考如何行動,學習就是為了要行動,QBQ的最終目標也是為了行動。

大綱

QBQ的精髓:藉由提出更好的問題,當下做出更好的抉擇

QBQ的基本概念:每個人都有自由做出更好的決定,並且為自己的決定負責

BQ的精神:提出更好的問題

QBQ的三項指導原則

QBQ為什麼有用

QBQ的精神:個人擔當

QBQ的終極目標:行動

實踐個人擔當的方法

QBQ的祈禱文

QBQ的精髓是藉由提出更好的問題,當下做出更好的抉擇。

 

每一天在來到個人與職業生涯中未曾探索過的荒野時,我們通常有無數多個選擇要做,而我們選擇什麼呢?不是下一個行動,而是「下一個想法」。

選上「錯誤想法」等於是落入情緒羊頭草中,結果是責怪、抱怨與拖延;相反地,「對的想法」賦予我們更豐富、更快意的人生,讓我們做出更有力量的決定,也連帶產生尊嚴與成就感。

QBQ的基本概念是

每個人都有自由做出更好的決定,並且為自己的決定負責

有時人們以為自己別無選擇,因此說出「我不得不」或「沒辦法」的話來,殊不知任何人都有選擇餘地。永遠。即使決定「不」選擇,也算是一種選擇,有了這番認知,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,生命中美好的事物將離你不遠。

 

 

QBQ的指導原則之一是「答案就在問題之中」,換句話說,提出更好的問題,就會獲得更好的答案,因此QBQ的精神就是「提出更好的問題」

如何分辨問題的好壞呢?以下是創造QBQ的三項指導原則

1、以「什麼」或「該如何」這兩個詞來發問,而不是「為什麼」、「什麼時候」或「誰」。

2、包含「我」字在內,而不是「他們」、「我們」、「你」或者「你們」。

3、把焦點放在行動上。

 

 

壓力是一種選擇。無論壓力因何而起,你我永遠能選擇自己的回應,不同的人對相同狀況會做出不同反應。

溝通不僅意謂著自己被對方了解,也包括了解對方。

 

別問「什麼時候?」

當我們問「什麼時候?」表示別無選擇,只能在一旁乾等,把行動推遲到未來,所以,問「什麼時候?」的問題,終將導致延宕。

我們應該問的QBQ是:

我能提供什麼解決辦法?

我如何以更有創意的方式接觸客戶?

我該如何取得決策所需要的資訊?

請記住:答案就在問題之中。

讓我們在事情還不嚴重時,就把它處理掉。

 

一味將注意力放在不存在的事物上,只是徒然浪費時間與精力。如果想要改變現況,反而應該努力在框架之內成功。讓我們問個QBQ:「在現有的資源下,我該如何闖出一番成就?」

問題不在於欠缺新點子,而是不了解「舊點子依然有用」的事實。我們不需要「新」事物或「熱門」話題,我們只需要日復一日地練習「個人擔當」這類基本功。

 

作者的父親擔任摔角教練長達25年,當我終於披掛上陣時,不斷提醒我要擊敗三個人:我的對手、我自己以及裁判。

什麼人是你生命中的裁判呢?有哪些無法控制的人與狀況阻礙你成功?

無論我們試圖成就什麼,總有某些障礙亟待克服,而且往往是無法掌控的。別把注意力擺在障礙上,讓我們努力充實自己,如此,不論裁判多不公平,我們依舊能成功。

 

盡量善用不利的狀況。一次做一個選擇,是「個人擔當」改變世界的方法。

 

承諾用自己的智力、心力和勞力解決問題,而且絕不再爭功諉過。

你做好這樣的承諾了嗎?

 

個人擔當的意義是:每個人要為自己的思想、行為及其產生的後果承擔起責任。

這就是為什麼QBQ的第二條指導原則都包含「我」,而不是「他們」、「我們」、「你」或「你們」。包含「我」字的問題,把焦點從他們與周遭環境中移轉開,進行反求諸己,這才是最有效益的做法。

你我無法改變他人,也往往無從控制環境與結局,我們真正能掌控的,唯有自己的想法和行動。一旦把問題的焦點擺在如何將力氣與精神用在能力所及的事物時,將大幅提升我們的影響力,更不用說使我們更快樂,也比較不感到沮喪。

 

QBQ之所以有用,是因為它根據一樣事實,那就是:「我只能改變我自己。

 

QBQ的終極目標就是「行動」

第三個指導原則:所有QBQ都將焦點放在行動上。

「我現在能做什麼?

今年我該如何扭轉現狀?」

如果不問自己能做什麼、製造什麼、完成什麼或建立什麼,就無法做、製造、完成或建立。道理就是這麼簡單。只有付諸行動,才能有所收穫。

所以,實踐個人擔當的方法是:

先修煉自己的想法,接著問比較好的問題,最後付諸行動。

 

QBQ並不是縱容別人,一肩扛起別人的義務責任,更不是單靠自己的力量為別人代勞。換句話說,QBQ不是服務他人,而是「不服務」任何人。

 

QBQ的精神是「個人擔當」

  • 別再有「受害者」的心態,別再拖延或怪東怪西。
  • 我只能改變我自己。
  • 當下就去執行!

 

我們經常犯的毛病是:參加太多研習會、上太多課、買太多書。如果不清楚「學校」的真諦那麼以上所述可以說是「浪費」。

學習並不是出席,也不是聆聽或閱讀,學習也不只是獲取知識。事實上,學習是把「知道」轉化成「行動」;所以,學習是一種改變。

如果我們選擇不改變,就表示選擇不學習。

你今天學會了什麼?

 

個人擔當不是責怪、抱怨、拖延,而是問:「我能做什麼?」 然後採取行動。我們為建構更佳問題提供指導原則:所以QBQ都以「什麼」和「該如何」發問,包括「我」字在內,而且將焦點放在行動上。指導原則說,問QBQ正是開始修煉思維,並作出更佳抉擇的方法。

 

「重複」是學習的動力

再說一遍

「重複」是學習的動力。

 

QBQ的祈禱文

「願上帝賜我平靜,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人;

願上帝賜我勇氣,改變我能改變的人;

願上帝賜我智慧,了解那人就是我。」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X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